作者為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兼院長 政府為因應少子女化對策,自今年8月1日起實施托育準公共化機制與擴大育兒津貼的雙軌方案,針對2歲以下幼兒送托保母或私立托嬰中心的托育補助,由原本規劃補助保母或私托,改為直接補助給家長。只要家庭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%,將孩子送托至與政府簽約的「準公共化保母或私立托嬰中心」,一般家庭每月可申請6,000元。由於前述方案沒有補助到由保姆或是托嬰中心照顧、沒有進入幼兒園的2到3歲幼兒,造成家長的負擔增加。因而日前蔡英文總統加碼宣布,0至2歲幼兒在托嬰中心或由保姆照顧,每個月6,000元的托育補助延長到3歲,估計有1.6萬名幼兒受惠,解決托育與幼兒園之間空窗期問題。同時,將加速布建2歲幼兒專班數量,五年內增設800班,總計政府將投入20億元經費。我們樂見政府為減輕育兒父母經濟負擔實施的各項方案,惟育兒議題、少子化困境,除了經費補助外,或能從整體政策資源配置、要達到的政策目標等進行全方位思考,更勝於「見縫補縫」的方案設計。關於育兒議題涉及的廣泛層面,可由近期登上韓國電影票房冠軍寶座的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,從中窺見一二,該部電影敘述一位1982年出生名叫「金智英」的家庭主婦,因為育兒、生活壓力過大,被逼出有多重人格現象的故事。社會輿論認為這是因為忽視家庭主婦面對日常的家務、育兒問題、婆媳關係、封閉的人際關係等的壓力。就有專家指出:「『金智英』的症狀雖然不好以醫學角度說明,但若從『在對女性不友善的社會中消音』的角度來看,是能充分理解的,她只是透過這些女性替自己發聲而已。」在少子女化的困境下,兒童照顧方案的設計,牽涉持續低落生育率的提升,以及年輕世代的育兒家庭在家計負擔的減輕,也因此兒童照顧政策不僅涉及兒童照顧工作責任的歸屬,同時與家庭在家計承擔與兒童照顧工作之間的角色扮演。如果將兒童照顧議題從公共財和社會投資不同角度切入,前者為透過資源重分配如育兒津貼,認同兒童照顧者的價值,但如果缺乏對於女性參與就業的政策支持,容易讓女性被限制在家庭的兒童照顧工作;後者則以勞動市場參與為核心,再整合社會福利政策,將兒童照顧政策視為促進勞動市場參與的手段,據以提升女性的就業參與。由此可知,對於兒童照顧的思考或是能從兒童家庭政策的角度,確保家庭能有穩定的工作收入,政府對於下一代能夠提供完整的托育照顧體系。也因此政府除了依據不同年齡的兒童(0至2歲、2至3歲、2至5歲、5歲以上)、不同育兒照顧工作者或機構(自己帶孩子、私人保母、私立托嬰中心、公設民營托嬰中心、公共托育家園、讀公立幼兒園、讀非營利幼兒園、讀準公共化幼兒園、讀私立幼兒園)提出各種金額的補助方案外,進一步思考以「兒童照顧」為核心的一條龍補助設計,降低政策執行的成本與補助申請服務的可近性,也同時調整勞動政策的配套措施。在兒童家庭政策及友善職場政策的支持下,提供全面性的托育體系,讓年輕世代從生產、生育階段,因應育兒的難題,而女性不會陷入「工作」與「家庭」之間的兩難,讓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的故事情節,不會在台灣的社會事件上演。___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 投稿去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hannan67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